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日前,宁波市鄞州区派瑞网吧内,40名来自基层一线、身穿制服的文化执法队员,两人一组,分坐在电脑前紧张地忙碌着……8月23日至24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文化市场执法技能竞赛在此举办。
“此次技能竞赛活动分为网上业务知识考试、案卷评查纠查、网上远程勘验、技术监管系统操作等项目。在初赛的基础上,将按得分高低选拔出6支参赛队,再举行决赛。全市共有10个代表队参加,最后决出团体一、二、三等奖。这样的以赛促训,我们年年搞,年年都有大收获。”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水维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坚持“立足岗位、贴合实际、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大竞赛”活动,坚持以赛促训,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进一步激发了全体队员学习法律法规和钻研执法业务的热情,营造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的良好氛围,“比学赶帮超、岗位建功业”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锤炼了队伍,提升了素质,培养了人才,打造了一支懂业务、能战斗、素质高、形象好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目前,岗位练兵已成为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的常态。”在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江武吉看来,以“大学习大练兵大调研大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练兵竞赛活动,不仅是队伍训练的有效抓手,更是提升能力、激发干劲的推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高了,各项工作也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丁洪新是部队转业的老同志,工作之余,他利用自己在部队学习掌握的工程信息管理技术,与同事们一起研究开发文化市场监管软件,提高执法效能。近几年,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率先建立了全省首个文化市场智能执法指挥监控中心,搭建了执法指挥、技术监管、网上办案、业务协同、天地一体、询问监控、视频会议、办公系统、公共服务九大智能监管模块;开发建成了全国首个网络文化智能巡查系统、KTV曲库曲目远程监控系统、文物执法“天地一体”监察系统。
与此同时,宁波还积极探索水下文物联合执法手段,建立了全省首个管辖海域内水下文物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了暗访抽查与技术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对传统市场以暗访抽查为主,对新兴市场以技术监管为主;建立了分类指导与区域协作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在巩固“五个一”工作的基础上,深化了农村乡镇(街道)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乡镇(街道)文化执法中队组建覆盖率达90%,建立了拥有2500名成员的全市乡村文化信息员队伍,构建了市、县、乡、中队、村五级监管体系,延伸了监管手臂。近3年来,全市共查办文化市场各类案件780件,查缴非法物品42.6万件。
此外,宁波通过开设微讲堂、微讲座、微论坛的“三微”培训方式来增强练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区县(市)结合工作实际、岗位职责、竞赛要求,开展了案例研讨、模拟实战、技能演练、个案分析、以考促练等多形式、多角度的岗位练兵,变受动的“注入式”为能动的“探究式”,变“要我练”为“我要练”的练兵形式,构建零距离交流平台,实现“大家一起学,互相帮着学,相互鼓励学”的局面。探索特色监管模式,创新市场监管手段,破解文化执法难题,提高监管成效。目前,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本级现有的22名执法队员中就有3名执法队员进入了文化和旅游部师资专家库。
宁波市象山县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郑华华坦言,竞赛比武既是对执法队伍的业务考核,也是思想作风的锤炼。“执法队员陈匡伟,上午还在参加省里的文物工作会议,下午就急匆匆地赶回来参加竞赛。许多队员都把能参加比武竞赛视为一种锻炼的机会,检验自己,提升能力。”
刚入职两个月的象山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屠玮,被同事陈匡伟的精神所感染,尽管到大队工作时间不长,但这次她也主动报名要求参加竞赛。“竞赛只是一种形式,每一次技能比武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与兄弟县(市、区)的同行们相互比较,知道差距才能有进步。”屠玮说。
“文化执法队伍的素质决定了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文化市场的秩序和安全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员练兵、全员培训、全员测试’,以学促练、以练带干,掀起‘学业务、提技能、练本领、强素质’的热潮,能有力地促进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也为切实履行意识形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爱琴说。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