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相伴 夕阳更红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老干部文化生活观察

九九重阳,今又重阳。当全社会敬老爱老、弘扬传统孝道之时,老龄化趋势、如何养老、老年人生活现状等再度成为关注焦点。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曾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单一物质性需要,已升级为如今“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丰富的精神层面需求。“这其中,文艺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如同涓涓细流,润泽着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民乐团团长刘博生说,年轻时奋战在文艺一线的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退休后用文艺浸润着身心、滋养着精气神,仍坚守着繁荣文艺的本心和回馈社会的初心。

老有所为,不忘文艺初心

前不久,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民乐团特别举办“继承优良传统 歌颂时代经典”老艺术家民族音乐会,再度奏响时代主旋律。《玛依拉变奏曲》《梨花颂》《快乐的女战士》……一曲曲经典之作再度唤起现场观众的回忆和共鸣。

“这些民乐经典是宏大时代发展的缩影。”该团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原笛子演奏家杜次文感叹,“退休后仍有舞台继续着我热爱的民族音乐事业,是我们这个时代老年人的福气。”从每年新春团拜会的舞台到全国多地的音乐会舞台,再到走进社区、学校的舞台,这位老演奏家退休后拓展自己的文艺特长,将指挥作为晚年挚爱。

刘博生曾经是中央民族乐团扬琴和打击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退休后不仅坚持在舞台上演出,更专注于民乐艺术教育。“推广民乐教育成为我退休后的主要工作。改革开放40年间,我见证了民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如今,民乐教育越来越有‘面’,越来越广泛,这是好趋势,但各个乐器之间有待进一步均衡发展。”刘博生坦言,他目前正专注于对一些冷门民乐乐器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优秀的民乐交响音乐会是众声和鸣,好的民乐团队不应有任何薄弱的一环。”

老有所乐,余晖光芒耀眼

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合唱团作为退休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的另一块品牌文艺阵地,日前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举办了两场“不忘初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音乐会。音乐会分为“回顾篇”“传统篇”“时代篇”三部分,筹备近半年,除独唱外,共有合唱曲目14首,其中混声合唱10首,男、女小合唱4首。“对于这些老艺术家来说,背唱400句歌词和不同声部的旋律是个巨大的工程。”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音乐会的艺术质量,准确熟练地背唱歌词和旋律,老艺术家们几乎每天在家复习;7月是音乐会排演的关键时期,他们顶着酷暑,坚持排练;中秋佳节,他们在辛苦的排练中度过。

“不怕累,因为我们快乐。这就是我们退休生活的精华部分。”该团团长顾夏阳说。作为我国知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出监督的他,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合唱团的建设与壮大。据介绍,该团成立于1984年5月,曾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义务演出400余场。2014年5月,老艺术家合唱团调整重组完成,实力愈发雄厚。“合唱艺术如今在老年人群中广受欢迎和青睐。它是集体性的艺术创作模式,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我希望我们的演出和展示吸引更多老年同龄人的目光,不断壮大合唱队伍。”顾夏阳说。

“一方面他们自娱自乐,同时更发挥余热、贡献余力。”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艺术家都保持着高水准的艺术造诣,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这两场音乐会上,到场的很多年轻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在校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备受鼓舞。”

文化养老,享受夕阳时光

不仅是对于老艺术家,“文化养老”已成为当下老年人追求的时尚生活方式。有专家表示,文化养老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以艺术滋养、情感沟通、交流思想等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的养老方式。

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精心策划了“温馨九九 欢度重阳”游园会,组织近百位离休干部畅游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稻香湖天然公园,共同抚今追昔。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局203工作站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了庆重阳集体生日会,大家为8位80、85、90、95周岁的文艺战线“老兵”集体祝寿,共度重阳佳节。在多个环节中,最能体现文化和旅游部特色的是一场祝寿文艺汇演。诗词朗诵《感怀重阳》、女声独唱《最浪漫的事》、笛子独奏《扬鞭策马运粮忙》……老干部们以艺术抒发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和旅游部老年大学是我如今最常活动的地方。”85岁高龄的老干部韩淑芳是当天的寿星,她告诉记者,退休前她从事文化外事工作,如今更关心与关注着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情况。“令我非常欣慰的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她说。而台上刚结束舞蹈表演、65岁的老干部管文素更显容光焕发。“跳舞是我的养生方式。”如今她是一家民营舞蹈团体聘请的舞者,也是多个社区群文活动的文艺骨干。“文化养生,关键在‘玩’,不仅要会玩,更要玩得好。”她说。

    

 (本报记者 薛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