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戏对俺教育很深,在台下,俺的手都拍红了,觉得脱贫致富更有劲了!”日前,在“国家级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上演的垣曲县曲剧团新编现代戏《核桃湾》,得到一位当地群众的拍手称赞和连声叫好。
“我们村是从黄河岸边搬迁到这里的移民村,前些年响应县里号召,栽植核桃树1000余亩,进入盛果期后,每年亩均可收入2000元。但有些村民放松管理,没把产业当回事。看了这台戏,对大伙儿触动很大。”垣曲县华峰乡东滩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学感慨地说。
垣曲县是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涉及山西的移民大县,工程实施中共淹没土地10万亩,动迁42个村4.2万人。为了国家建设,垣曲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不仅耕地少了,农民收入也下降了,一度成了山西的省定贫困县。4年前,垣曲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核桃种植作为“一县一业”和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已发展30万亩,有10万亩开始挂果收益。到“十三五”末,垣曲县的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40万亩。
然而,在做大核桃种植产业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些村民缺乏技术管理经验,一些人担心销售难,顾虑多、种植劲头不大,有的甚至准备砍树改种其他农作物。
现代曲剧《核桃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搬上了舞台。剧中主人公是从林业局调到“核桃湾”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何富民,他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请来专家现场培训送技术,通过电商平台打开核桃销售渠道,带领村民积极投入到核桃经济林科学管理中,使果农们真正把核桃树当成了“摇钱树”。该剧揭示了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脱贫攻坚不仅要扶贫,也要扶志、扶智。
据了解,垣曲县早在2017年6月就开始筹划这部曲剧的创排。垣曲县委、县政府对编排这台脱贫攻坚现代戏十分重视,拨付专款用于创作,要求剧目内容符合时代要求,故事贴近百姓,努力打造精品,真正用文艺形式助推脱贫工作。
一剧之本,至关重要。该剧编剧由垣曲籍国家一级编剧申大局担纲,他深入农村采风,接触了许多乡村干部和果农,从农家和果园了解了可敬的典型人物和鲜活故事。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县长麻军泽为剧本把关,宣传文化部门将创排该剧当作一项文化工程来抓,向运城市文化界、戏曲界专家征求意见,多次组织研讨,还从河南洛阳、南阳请来名导演、名作曲给予具体指导。据统计,该剧光剧本就先后进行了13次修改,还做了3次舞台呈现修正和两版音乐设计。
垣曲曲剧是山西省级非遗,为排出一台助力精准扶贫的非遗特色剧目,垣曲县曲剧团举全团之力,组织名演员、“台柱子”加紧排练,前后经过了一年半的精心打磨。该剧第一次搬上舞台后,垣曲县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成了首批观众,之后又不断修改、充实、完善,继而在垣曲县人民会堂连续公演5场,反响热烈。今年金秋时节,垣曲县曲剧团深入乡村为农民演出,深受干部群众欢迎。皋落乡老屋沟村第一书记范保珠曾因工作业绩突出受到运城市委和垣曲县委表彰,他说:“这台现代戏故事情节曲折,高潮迭起,自始至终充满正能量,剧中讴歌的这位带领村民靠核桃产业脱贫的第一书记形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垣曲县鼎诺合作社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栽植核桃1500亩,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刘生说:“这台戏不仅编得好、导得好,也演得好、唱得好,剧情切合实际,符合百姓口味,感染力很强。”
一台脱贫攻坚现代戏,一片乡村百姓受教育。许多贫困户看了现代戏《核桃湾》振作了脱贫精神,增强了脱贫信心,自觉性和紧迫感越来越强,特别是从戏中得到启示和鼓励,表示不等不靠,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自身奋斗去脱贫。如今,垣曲县自上而下管护核桃树再掀热潮,村民们高兴地说,照这样下去,明年核桃定会有个好收成。(
(崔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