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半年多的发掘,安徽肥东刘小郢遗址野外发掘工作顺利完成。目前遗址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了房址、墓葬、灰坑等重要遗迹80处,出土了石器、陶器、铜器等小件器物130件。
为适应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的发展需要,刘小郢遗址首次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对发掘的遗物和遗迹进行实时填写、实时上传、实时审核,大大提高了工地资料采集的及时性和便利性。而且对于遗迹和出土器物,通过全站仪或RTK测量点位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成图后,即可在系统的发掘区位置显示,通过图层的叠加,可将遗迹图直接叠加到正射影像图,方便直观查看遗迹分布,整体了解聚落分布和功能分区,更加有效地指导发掘工作。
据悉,为了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针对该系统在工地驻地开展了考古工地现场使用培训。
(记者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