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百年雕塑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召开,课题首席专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持会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杨、曹春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张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王中等专家学者,子项目负责人以及10余位项目参与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对本项目的目标任务、研究思路、任务分工以及特色与创新、视角与方法等进行了充分研讨。
中国百年雕塑历程始终是依靠中国美术事业的前行而发展的,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雕塑事业、考察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历史无疑是正确而合理的选择。课题将结合中国美术馆丰厚的雕塑藏品资源,全面研究中国百年来的主题性雕塑、人物雕塑、城市雕塑、民间雕塑、写意性雕塑的探索与发展历程。从雕塑艺术本体出发,分析中国百年雕塑的发生与发展、中西传统的选择、内容与形式、构成与语言、材料演变与风格创新。从历史学视角研究中国百年雕塑在中华文明中的角色与地位、中西融汇在中国百年雕塑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百年雕塑史的内涵与外延、雕塑艺术的文化与精神。在大文化视野中呈现中国百年雕塑在世界雕塑中的地位及价值。
吴为山认为,雕塑研究列入重大项目,这是全体中国雕塑人的骄傲。“中国百年雕塑汇聚了中国老中青几代艺术家,他们为整个社会、为民族精神树立了形象。所以,这些雕塑家在历史上的作用,特别是雕塑作品对时代、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功不可没。我们一定要通过公正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为中国百年雕塑的学术定位作出贡献,也为后人、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研究中国百年雕塑的内涵与文化精神,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中国优秀传统,以文化艺术的系统传承与锐意创新在新时代发挥巨大作用,将提供一整套具有重要价值的艺术文献与思想理论体系。”他说。
在专家评议环节,盛杨表示,近百年是中国文化非常灿烂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复杂变化的时期。因此在学术上来总结这段历史非常重要,可以说,该课题具有重大的艺术史意义。
曹春生认为,该课题被纳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令人非常振奋。“中国雕塑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可以从侧面一窥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他说。
王中对课题充满期待。“中国百年雕塑中的雕塑教育不得不提。1928年中国就有雕塑科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雕塑人才,这是中国百年雕塑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他说。
丁宁认为,美术史研究从量的方面来衡量,研究绘画的较多,研究雕塑的较少,数量不成比例,因此雕塑分量应加重。他还就子课题与总课题的关系,以及5个子课题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安远远认为,对中国百年雕塑进行研究和梳理非常重要。中国雕塑和时代环境、文化需求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语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张晴认为,中国百年雕塑研究无疑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个工作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艺术史研究的需要。
最后,专家们形成开题论证结论,一致认为本课题将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系统研究与深入拓展做出重大学术贡献,并建议课题组增加雕塑教育的内容,考量子课题研究方向的具体名称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