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水寨村演戏、看戏真过瘾

来源:中国文化报

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惠在中水寨村贫困户家中演出

 

村民与演员热情拥抱

日前,在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的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表演艺术家王惠一进庭院就被爱看戏的77岁贫困户马得贵认了出来。这一天,王惠带着豫剧团的演员们来到中水寨村慰问演出。当天上午的中水寨村新时代文化广场人声鼎沸,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了,还有老人蹬着三轮裹着被子前来看戏……至此,从2018年12月25日开始持续了一周的中水寨村戏剧周演出圆满结束,这场涵盖豫剧、曲剧、越调3个剧种和综艺节目的戏剧周,让乡亲们过足了戏瘾。

“平时都是在电视上看各位艺术家的表演,做梦也没有想到王惠团长能到俺家中演出!”马得贵高兴地说。当河南豫剧院一行人来到中水寨村贫困户白小松、王小贵家时,行走不便的王小贵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花布盛装,兴奋地从屋里走到庭院迎接。虽然前一天晚上刚从新疆乌鲁木齐赶回河南郑州,长途劳顿后只在沙发上打了个盹,王惠仍然精神饱满地登台演唱了《五世请缨》《你家在哪里》唱段,一曲唱罢,台下乡亲们掌声不断。

此次中水寨村戏剧周活动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焦作市委宣传部等主办。戏剧周活动成功举办还离不开中水寨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应福。2017年5月,马应福从河南省社科联机关来到中水寨村驻村帮扶,了解到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便主动联系河南省直文艺单位前来送演出,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样式,引导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贫困户早日脱贫。

本次戏剧周期间,各位艺术家和演职人员不畏严寒、精心准备,带来了多部大戏,让戏迷直呼过瘾。武陟县戏迷协会、中水寨村艺术团、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演出了豫剧《程婴救孤》《花枪缘》和曲剧《三女拜寿》、越调《收姜维》;郑州市青年豫剧团演出了豫剧《柴郡主挂帅》《五更惊雷》;焦作市豫剧团演出了豫剧《血溅乌纱》《穆桂英下山》;武陟县豫剧团演出了豫剧《哑女告状》《虢都遗恨》……精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大大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8年12月26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当天,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团员迎着风雪演出了曲剧《三女拜寿》。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的亲传弟子陈奇光着脚在寒冷的露天舞台上为观众演绎了“王员外”这一喜剧形象。演出结束后,陈奇激动地说:“天很冷,虽然光着脚在舞台上演出,但百姓的热情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寒冷。”

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村民苗凯富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喜欢唱戏的他2018年1月在中水寨村戏剧舞台上结识了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感动于苗凯富身残志坚的精神,李树建当场收他为弟子。这次戏剧周期间,苗凯富从70里外的前孔村赶来并3次登台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27日至31日,参演剧团在大戏开演前还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并主动登门到中水寨村11家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家中慰问演出。演职人员每到一家,便引来村民纷纷赶来大饱眼福,演出现场其乐融融。在北京工作的武陟县人李杨听说中水寨村要举办戏剧周,专程赶了回来。活动中,李杨用手机直播与上千名戏迷在线互动,为家乡的戏剧周“擂鼓呐喊”。

7天时间里,热爱戏剧的群众、戏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相互转告,附近乡村的群众纷纷聚集到中水寨村新时代文化广场观看演出。戏剧周期间,河南豫剧院一团等6家剧团义务演出7天12场,包括10台大戏、2场折子戏和相关综艺节目,演职人员500多人,吸引观众2.2万人次。参加本次戏剧周的名家名角在天寒地冻中倾情演出,不计报酬,把好口碑立在了乡亲们的心坎里。

说起2018年中水寨村文化扶贫发生的新变化,前来参加戏剧周的河南省委省直工委原巡视员孙春永表示,一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二是脱贫成效明显,由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87人减少至6户13人;三是群众的“精气神”有明显变化。目前,中水寨村发展了省直书协会员11名,村里的农民书画作品还第一次走进河南省美术馆……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