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熟峪村的文化梦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国家京剧院的演员在熟峪村村头演出

从2016年起,国家京剧院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熟峪村的信,信中表达了熟峪村想要一个戏台子的诉求。来信引起了国家京剧院的特别关注,为了熟峪村的文化梦,国家京剧院积极奔走呼吁,终于,在2018年底,熟峪村得到了用以建设新戏台的资金。在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国家京剧院还专程来到熟峪村,为这里的老百姓送上新春的文化祝福——

从北京坐大巴出发,穿过太行山脉,行车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左权县城。而从县城出发,向太行山脉更深处蜿蜒,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麻田镇的熟峪村。

“我们想要个戏台子”

1月23日上午10点,由国家京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晨带队的一行20余人便来到了太行山腹地的熟峪村。

一下车,就有人指着村口的空地说:“就在那儿演!”几个第一次下基层演出的演员顿时懵了:不是说有戏台的吗?

演员们进村一看,当即就明白了:戏台是有,可是,能在里面唱戏吗?

三面残破的土坯墙“颤巍巍”地立着,中间4根几近朽坏的木头撑起戏棚,棚顶上瓦片残缺不全,站在棚里用力跺跺脚,感觉就有土从头顶上簌簌地落下来。

饶是这样,这个戏台依旧承担着熟峪村每年四月十八、六月初八的两场庙会演出,以及村子逢年过节时的文化活动。

熟峪村党支部书记张世文介绍,这个戏台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戏台年久失修,严重威胁着演出安全。但是,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场所,每逢下雨,就只能拿塑料布把棚顶罩住了再演。

一直以来,有一个新戏台,可以放心地在里面演戏、排戏是熟峪村村民的梦想。为着这个梦想,从2015年开始,他们积极写信向相关部门和单位表达着“想要一个戏台子”的愿望。熟峪村的来信也引起了国家京剧院的特别关注,为了熟峪村的文化梦,从2016年开始,国家京剧院积极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为熟峪村寻求帮助。终于,在2018年底,在国家京剧院到达熟峪村送戏演出之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便拨付了15万元用以熟峪村新戏台的筹建。

“虽然并不能提供切实的经济帮助,但是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给同样热爱艺术的熟峪村老百姓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老百姓知道党和国家惦记着他们。”宋晨说,看到老百姓的诉求不能不管,这是国家院团的责任。

送戏送到炕头上

当天上午,演出在熟峪村村头进行。虽然只有几把椅子,演奏员们依旧麻利地拿起乐器,准备演出。三通锣鼓响后,周边的村民纷纷闻声赶来。

由于没有话筒,演员们暗自提起一口气,准备敞开了嗓子上。这时,有村民提醒:“村里的广播站不是有音箱吗?”于是,大家用小三轮搬来了音箱。几经调试,纯正的京腔京韵在村头响开了。

为了让熟峪村的老百姓听着亲切,国家京剧院的演员们特意选择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样板戏中的经典唱段。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不住叫好。演出结束后,老百姓还拉着演员的手说着:“希望你们能常来!”

中午,在熟峪村小学吃过简易的大锅饭,国家京剧院一行又分赴村里的4个贫困家庭“送戏上门”。

第一次下基层演出的演员郭明月走进一个五保户家庭时,立马想起了京剧《红军故事》中“一条棉被”里的一场戏。“原来‘家徒四壁’是这样的,我一下子体会到剧中的感觉,真的不好意思四处打量。”郭明月说,“老人家很局促,眼里却满是真诚,一直看着我,让我没法闪躲,只能报以最诚挚的演唱。”

在另一个家庭,村民李玉萍和丈夫原本是村里上党梆子剧团的“主唱”。6年前,老伴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李玉萍便舍弃了爱好。今年,李玉萍自己又患上了肺病,两人的药费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即便如此,李玉萍依旧达观,边看表演边说:“共产党好啊,我们吃药不花钱。”最后,她还忍不住唱起了心爱的上党梆子,旁边的老伴更是忍不住地擦眼泪。此情此景让同样出生于农村的演员张浩洋很感慨:“艺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的表演能让他们感动、给他们增添欢乐,我觉得非常荣幸。”

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建设融合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在麻田镇的十字岭。当天下午,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国家京剧院的演职人员参观了左权将军纪念馆和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演员王珺注意到拐角处的墙上写着一排排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小战士的名字。“成千上万的小战士就这样牺牲了,他们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院团的文艺工作者,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艺术价值,为党和人民多做些事。”王珺说。

“过去,名角儿去家里演出,都是地方上的乡绅、有钱的人家才能摆得起的堂会。今天下午,我们走进五保户家庭,他们当中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我们很高兴为他们服务。”走出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国家一级演员江奇虎分外感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党中央没有忘记烈士和他们的后代,我们就是带着党和国家的关怀来到革命老区,真诚地为他们服务的。”

再回到左权县城时,国家京剧院一行人召开了临时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基层慰问演出和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感受,原计划45分钟的生活会足足开了2个小时。

“艺术来自人民,必将服务于人民。作为国家院团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不能仅把工作当成养活自己的工具,更要肩负起‘艺术为民’的使命。”宋晨表示,要将业务建设和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合到一起,让党建工作更好地引领、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

(本报记者 秦丹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