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文化庙会上体验皮影戏
收压岁钱、穿新衣、吃大餐、放鞭炮……对记者来说都是关于年味儿的美好记忆。不过,随着生活越过越好,新衣、美食以及新玩具很难继续成为孩子们对于春节的期待所在,我们该给孩子们怎样的年味儿记忆?
一番舟车劳顿后,记者回到了家乡——河北省邯郸市,那个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除了过年都很少回来的中部城市。为了能更多体验家乡的年味儿,记者在微信上关注了不少本地的媒体和同城生活服务类公众号,研读他们梳理的春节本地游玩攻略。记者很快就发现,今年家乡各地的春节活动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文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是极为丰富的,如何让年轻人以及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多认识乃至参与到家乡的文化传播中,一直是本地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努力的重点。今年春节期间,历史文化元素就全方位出现在邯郸各地的春节民俗活动中。不管是已形成品牌的广府古城庙会、赵王城遗址公园新春灯会等,还是由各商业中心、旅游景区打造的节庆活动,包括非遗在内的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春节这几天,除了给亲友长辈拜年,便是去城中和周边县城的几大品牌民俗活动“打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与这座千年古城的亲密接触中,体验了一把浓浓赵地文化气息的年味儿。
在邯郸永年的广府古城,50多项非遗项目轮番展演,舞龙舞狮、划旱船、踩高跷、铜人阵等一系列表演看得孩子们目不转睛,糖人、糖画更是一路不离手。在赵王城遗址公园新春灯会上,古今邯郸城在一组组采用了最新灯光技术手段的彩灯中交融呈现。尤其是作为成语典故之乡,那些制作精美的成语故事彩灯寓教于乐,成为孩子们学习成语文化的最佳选择。
除了在传统文化的呈现上融入科技元素,令人欣喜的是,不少文化项目有了新内容、新玩法。记者在一个皮影戏展台前看到,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孙悟空、关公等经典名著中的形象,为了调动孩子们对皮影戏的兴趣,近几年热播国产动漫作品中的熊大、熊二、喜羊羊、灰太狼等明星,也登上了皮影舞台。来到幕布后面亲手感受一下皮影戏的乐趣,成为孩子们争相体验的项目。
在皮影戏幕布后,一对母女正在体验“熊大对战灰太狼”,玩得不亦乐乎,台前则是围观大笑和拍照的孩子及他们的家人。只听女儿对妈妈说:“妈妈,过年真热闹!”妈妈说:“对啊,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这样才有年味儿。”
(本报记者 于 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