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正在整理书刊 海上书吧受到旅客欢迎 林上军 摄
常年漂流于海上的船员,受时间和环境限制,精神文化生活往往相对单一和乏味。如今,在航运(渔业)之乡浙江舟山,已经建成的960余个海上书吧,正在逐步改善这一状况。
日前,记者在停靠在舟山定海三江码头的“岱山11”号渡轮上看到一处书吧,书吧面积约13平方米,上百册书刊整齐地放置于电视机旁的书架上,当中既有《摆渡人》《飞行酿酒师》《岛上书店》等一些眼下热门的书籍,又有一些经典名著,还有最新出版的《科学养生》《航海》等杂志。
在渡轮上的旅客休息室里,一排书报架引人注目,记者走过去发现,上面有一些人文旅游方面的宣传资料,有当日的报纸、当月的杂志,还有一些散文、历史类书籍。船长石开红告诉记者,舟山海上书吧建设已开展了4年时间,图书通常每半个月更换一次,报纸期刊随到随换。“我自己比较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刚刚看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石开红说。
据了解,舟山现有各类船只9000余艘(条),有10多万名职工(船员、渔工)常年在海上工作。据舟山市总工会副主席王珺介绍,近年来,为丰富海上船员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舟山市各级涉海类工会组织积极联合公共图书馆,大力推动海上流动书吧建设。如:针对国际航线船只运行时间长、职工文化素质较高并连续阅读时间较长的特点,重点配备人文社科类图书;针对远洋渔业和近海渔业渔工以农民工为主体、连续阅读时间较短的特点,以配备杂志、中短篇读物为主;对于近海工程船舶和客货运输船舶,则以配备图书为重,并配以报纸、杂志;对于需长期连续在海上工作的船员,还配有心理、矛盾化解、相关国家法律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书籍。
与此同时,舟山市还建立了基层工会自我购置、上级工会赠送、与地方图书馆联动、社会募捐图书等多渠道图书配备机制。如:舟山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舟山港务有限公司、舟山市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集团等企业制定了为下属企业船舶赠送图书的制度,定期开展赠书活动。此外,舟山市各级工会还每年定期面向社会开展图书募捐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向海上书吧捐赠书籍。
浙江新一海海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吴炳良告诉记者,该公司平均每艘船上拥有图书600多册。“我爱看养生、烹饪方面的书……自从有了海上书吧,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了。船上的10多位船员每个月都要借开会之余分享读书心得,大家的话题也更多了。阅读成了每位船员的生活习惯。”船员刘剑波说。
4月6日傍晚,正在舟山嵊泗小洋山海域行驶的“江海直达1”号船长方兢对记者说,海上书吧既充实了船员的业余生活,帮助大家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现在,我们的职工素质普遍提升,企业文化也逐渐发展得丰富多彩。”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继宏 通讯员 林上军 吴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