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新疆和田
“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和田地区演出 傅德伟 摄
从一开始随风潜入夜的及时雨到此后润物细无声的连绵雨,“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在过去9年每年都到西部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和演出活动,令西部地区的文化气候也时而显现出“滨海”特征。
5月27日至6月7日,“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走进新疆和田地区七县一市,为当地1.5万余名群众带去10场充满浓郁天津特色的文化盛宴,用文化纽带串起了美丽海河与巍峨昆仑两颗璀璨的明珠。
此次活动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和田地委宣传部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和田地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文艺演出等,丰富和活跃了和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起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
地域覆盖面广
观众群体多样
歌曲《天耀中华》《共圆中国梦》、舞蹈《美丽中国》《国韵》、杂技《拍球》《肩上芭蕾》以及京剧《红灯记》选段、民乐小合奏《赛马》、相声《瘦身传奇》等节目精彩纷呈,星光熠熠。
5月31日,文化志愿者来到墨玉县喀拉喀什镇喀帕克拉村演出,村民们的热情、纯朴、诚挚,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文化志愿者的感谢,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演职人员。来自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的歌唱演员李安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演出结束后,孩子们把我们一圈圈围住了,朴实的村民排着队欢送我们,直到我们走出好远……看到大家对文化的渴望和开心的笑容,我们都觉得此行再苦再累也值得。”
5月30日,在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拜勒库木村,酷热的天气挡不住当地群众的热情,很多村民早早就到演出场地等待。演出开始后,村民们跟着欢快的节奏打起拍子,还时不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整场演出掌声、欢呼声不断。村委会会计麦热姆古丽激动地说:“这次演出让我们欣赏到了天津的特色节目,了解到其他地方的多元文化,节目还展现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拜勒库木村团支部书记麦尔合巴平时会组织当地的文艺志愿者义务演出,这次看到来自天津的文化志愿者,她感触颇深:“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做好文化志愿服务。”
本次活动地域覆盖面广,观众群体多样,演出时间周期长。6月2日,文化志愿者来到偏远的策勒县恰哈乡干吉萨依村。这里的村民过去大多只是从电视上看到杂技、相声等节目,这次的演出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6月3日,在于田县演出现场,来自天津商业大学的30多名支教人员与很多援疆干部都激动极了,他们表示,看到来自家乡的演出使他们受到了极大鼓舞。6月4日,志愿者来到民丰县职业技术学校,为全校师生以及在校参加培训的村民献上精彩演出,台上台下共和一曲,演员和观众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情系边疆文化
甘洒青春热血
天津市文化志愿者团队是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由天津多个文艺团体和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各区文化馆的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团队。“我愿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行。”这是每一位天津市文化志愿者的心声。
由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4位民乐老师带来的民乐小合奏收获了和田地区观众极大的共鸣。他们向记者介绍:“这次带来了一首专门为新疆人民改编的曲目《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是该曲第一次被改编成民乐四重奏,尤其是加入了新疆手鼓等乐器,极大地丰富了乐曲内容和节奏。”来自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的张鑫和他的搭档刘国君带来脍炙人口的相声节目。张鑫说:“我们特意对节目进行了调整、改编,例如精简语言、放慢语速,做到声声入耳、丝丝入心。在皮山县演出时,我们还即兴创作了十几句包含新疆元素的台词,令全场观众乐开了花,很好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刘国君感到开心的是,皮山县文工团有一位新疆小伙子很喜欢快板,他还现场教了小伙子一些基本打击技巧。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文艳介绍:“我们的志愿者团队由专业演员和非专业演员组成。比如,我馆群星舞蹈团的演员大部分是业余舞蹈爱好者,她们中有三四位都在60岁左右,她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此次为新疆人民带来了一支支优美的舞蹈。”
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共筑中国梦
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自2010年开始“春雨工程”边疆行活动,每年选派具有丰富基层活动经验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业务干部,联合市级院团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演员组成文化志愿者小分队,赴新疆和田、西藏昌都等西部地区开展文化大舞台、大展台、大讲堂以及建设图书馆分馆、文化设备捐赠等文化帮扶活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茁表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核心成员都是常年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优秀业务骨干,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他们的心和群众贴得最近。”
此次“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紧密配合和田地区“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系列演出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引入到和田地区。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能文表示,两地通过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改革发展。未来,两地的文化交流方式会更加丰富多样。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庆余表示,此次志愿者走进和田地区不仅带去了文化惠民演出,还与当地演员同台演出,让各民族同胞手拉手心连心。“天津对和田地区的对口支援已有10多年,各领域的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天津将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马庆余说。
(本报记者 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