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詹家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辅导员周利军在辅导村民练习舞蹈
20名身着白色T恤的表演者伴着《礼在龙游》的乐曲翩翩起舞,用舞乐讲述礼韵浸润下的龙游故事;站立在四周的村民眉飞色舞,有的拍手,有的叫好,其乐融融……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模环乡综合文化站,一场乡村文艺“三团三社”成果展演暨工作推进现场会精彩上演。欢声笑语中,记者也切身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新动能。
盘活资源:
实现乡镇(街道)文化站全覆盖
地处浙江西部的龙游县,曾经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多年来名存实亡。从2015年开始,龙游县通过改建、置换、扩建、租赁等方式,整合盘活各种资源,变“废”为“宝”,变存量为增量,全县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其中利用闲置废弃场所改扩建的就有12个,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
“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文化站从没有一砖一瓦到现在成为文化地标建筑,政策扶持和经费补助的作用不可忽视。”龙游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局长严明华介绍,龙游县在浙江省率先出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升工程资金补助办法,率先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三年提升工程,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试点引路。塔石镇腾出了原镇财政所大楼,建起了龙游县第一个单门独院的综合文化站。紧接着,湖镇镇、詹家镇拿出了新建的办公大楼;石佛乡和罗家乡租赁了村办公用房;社阳乡置换出了乡客运中心;横山镇腾出了镇自来水厂收费大楼;模环乡把闲置的老粮仓进行改造,建起独具风格的“文化粮仓”;溪口镇、小南海镇、横山镇、沐尘畲族乡则分别将闲置的幼儿园、水管站、自来水收费大楼、小学校舍等场所,改造扩建为综合文化站……
在模环乡综合文化站,记者看到,图书阅读室设计新潮,书画活动室干净整洁,室内的群众活动小舞台、室外的露天大广场一应俱全。站长毛根富说,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修旧如新、废旧利用的成果。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
社会化运作:
提升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
人手不够、活动不多、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文化建设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龙游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运作新模式,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与文化公司结对“联姻”。
根据服务人口数量,龙游县为每个综合文化站核定1名至3名文化员编制,将综合文化站的日常管理、专业培训、节目编创、活动策划等进行打包,向社会购买服务,即一个综合文化站签约一家文化服务公司,实行“一站五员”管理模式,规定指导员、文化员由县文化馆、图书馆指派,文化辅导员、管理员、村文化管理员由签约公司派驻,具体负责综合文化站各类活动的培训辅导和日常管理。
随着运作模式的转变,“三团三社”(乡村合唱团、乡村民乐团、乡村艺术团和文学社、摄影社、书画社)应运而生,“一乡一节”“一村一品”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兴起,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提升。
溪口镇处于浙西大竹海,综合文化站做足竹子文章,以竹元素装饰文化站,建竹科普基地,创作竹故事、打竹鼓、跳竹舞等;詹家镇综合文化站致力于打造“笛子之乡”,全镇学吹笛子的达600多人;沐尘畲族乡综合文化站建起畲族非遗馆,打造“畲族风情文化节”,每年吸引游客几万人次;还有横山“天池荷花文化节”、社阳乡“祭祖灯会”、大街“村晚”等,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活动。
“以前,村民白天务农、打工,晚上不是打牌就是侃大山,文化站空置,设施也成了摆设。现在,村民一有空闲,就会往文化站跑,有时候到晚上10点还不肯离开。”詹家镇文化站文化辅导员周利军对此深有感触。
改革供给侧:
激活乡村文化一池春水
严明华告诉记者,龙游县正在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随着县博物馆即将开馆以及县文化艺术中心、县图书馆项目的建设开工,15分钟幸福生活文化圈正改变着龙游城乡的风貌。
乡村文化越来越受欢迎,源自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也得益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与市场接轨的管理新模式,两者相互促进,美美与共。在詹家镇文化站站长裴马冲看来,从“有什么就提供什么”到“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供给侧改革让龙游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运营实现了“送菜—点餐—订制”一条龙服务,激活了龙游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
石佛乡综合文化站“送电影下乡”成为每周最受欢迎的节目;詹家镇综合文化站平均每月接待村民超过5000人次;3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始终活跃在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据了解,龙游县39个行政村共有各类文艺队伍600余支,文艺爱好者超过10万人。其中,25个村有民乐分团(即坐唱班),12个村有舞龙舞狮队,1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站办文艺队伍都在6支以上。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文化公司‘联姻’,建立‘一站一公司’‘一站五员’的运营机制,既解决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短缺的问题,又解决了乡村文化活动单一、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在群众眼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为乡村经济振兴增添了精气神,为乡风文明建设播撒了幸福花。”龙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余鹏说。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继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