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抗战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革军委会关于红军改编八路军的命令       侯文斌 摄

重庆建川博物馆坐落于重庆市九龙坡区,2018年6月开馆,由24个防空洞打造的8个主题博物馆组成。其中,在抗战文物博物馆内,一张泛黄的纸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纸上书写着:“为使红军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争的模范 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 以争取最后的彻底胜利 特依据与国民党及南京政治谈判结果 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是1937年8月25日中革军委会关于红军改编八路军的命令,宣布了八路军的诞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共中央振臂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15日, 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向国民政府提出红军改编方案, 希望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这份赤子之心感动了包括蔡元培在内的一批爱国人士,他们全力支持全民一致抗战。

国共两党几经谈判,最终决定将红军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以及陕北红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设第115师、第120师 、第129师。三师之上设立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 彭德怀为副总指挥。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红军改编命令。从此,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正式诞生,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写下了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诗篇。

看着这张跨越了82年的纸张,来自成都的观众马女士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对国民党做出让步,把自己的军队改编成八路军,我能感受到当时全国人民一致抗战、共御外侮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观众盛先生说:“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当时的抗战情况和相关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很震撼。”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重庆建川博物馆融合了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抗战文物、兵器发展史、票证生活、中医药文化、重庆故事等8个主题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讲述历史、传播民族抗战文化。

据了解,重庆建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现存有51个防空洞,是晚清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所在地。2013年,该地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7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计划在此打造“谢家湾兵工抗战旅游景区”,目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体系,于是,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应运而生。场地、藏品的联合增强了博物馆特色,形成叠加效应吸引了更多观众。同时,重庆建川博物馆在建设和展陈中遵循可逆性原则,撤展后,洞体还能恢复原始状态,防止了破坏性开发。

开馆以来,重庆建川博物已接待观众110余万人次,其中学生超过30万。重庆建川博物相关负责人戴羿说:“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来参观,我们会安排专业讲解员为他们讲述当年的抗战历史和革命精神。”重庆建川博物馆正在申请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布局研学教育,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抗战历史、深化爱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重庆建川博物馆正在做的,就是为我们的民族留下记忆,让文物发出真实的声音。”重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

“九龙坡区出台了民营博物馆支持政策,在资金补贴、手续办理、宣传推广方面给与扶持。此前重庆建川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关于将军手枪文物的展览,仅仅10天就完成了整套手续的办理,大大提高了办展效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感化作用,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苏伦表示。

(侯文斌  本报驻重庆实习记者  侯  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