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的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见到了几名正在紧张有序忙碌着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国家档案局“内蒙古乌兰牧骑资源建设及珍贵音视频档案数字化抢救技术研究”项目组的成员。“立项以来,我们已经通过数字化采集录音带、录像带260多盘,修复、注录工作也在同步进行。”项目组成员毕晓然说。
“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面旗帜,长期活跃在农村、牧区。由于乌兰牧骑诸多的特殊性,对其历史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收集整理部主任穆林说,“完善、规范乌兰牧骑历史档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2018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记录60年来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有效助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乌兰牧骑档案征集工作的通知》,为建设覆盖全区乌兰牧骑的档案网络创造环境、奠定基础、谋划未来。征集范围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乌兰牧骑的各类文件材料;各级领导、社会名人指导、参与乌兰牧骑活动形成的文件、题词、信函、照片、录音、录像等;乌兰牧骑在履行演出、宣传、辅导、服务职能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有关乌兰牧骑的书籍、报道、画册、纪录片、宣传片等。
鉴于内蒙古档案系统不熟悉乌兰牧骑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和《艺术档案整理办法》操作流程的实际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于今年4月中旬在呼和浩特举办了为期3天的“2019年度乌兰牧骑档案征集工作培训班”,就《归案文件整理细则》《〈艺术档案管理办法〉解读》《馆藏声像档案数字化概述》《照片档案管理》《内蒙古数字档案馆目录中心平台数据采集》等进行全方位培训,大幅提高了参加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
“请上来”是对全区档案系统就乌兰牧骑档案管理进行的专项培训,而“走下去”则是对乌兰牧骑档案管理的专门指导和对乌兰牧骑档案资料的全面征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出两支队伍边培训、边调研、边征集,对全区乌兰牧骑档案管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摸底。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调研组2018年11月以来已经3次深入全区乌兰牧骑调研,足迹遍布6个盟市、涉及15支乌兰牧骑,征集到开盘式录音带10盘、盒式录音带135盘、录像带112盘,共计257盘录音带、录像带。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将对它们进行专业修复和数字化处理。
兴安乌兰牧骑对音视频档案、数码照片档案、文书类电子文档等进行了整理,已将团体获奖证书、演员获奖证书进行扫描归档,便于开展评职称工作时取用。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档案室2015年被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馆)评为一级档案室。有单独的档案库房,配备了密集架、录音录像类档案防磁柜。档案整理分为队务类、个人类、活动类。软、硬件设施都较为完善。调研组认为,兴安乌兰牧骑、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的档案管理经验值得在全区推广。
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自2017年开展“乌兰牧骑口述史”采录工作以来,先后对达日玛、丹毕等30多名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进行了录音录像采访,总计时长29个小时。对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进行的口述史采访,老队员都热情地盛装出镜。80岁高龄的丹毕躺在床上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他说:“你们对我的采访,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乌兰牧骑的重视和关怀,你们做得对、你们干得好啊!”
《乌兰牧骑研究》是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承担的文化和旅游部特别委托项目,为积极推进项目进度,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副院长王家隽带领专项调研组于2018年5月中旬开展工作,对呼伦贝尔市11支乌兰牧骑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采录高清影像资料1.8TB、照片2300多张,撰写调研报告6万多字。今年4月初,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和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组建乌兰牧骑专项联合普查调研组,对通辽市属7支乌兰牧骑进行实地走访,共访谈乌兰牧骑队长、老队员、团队管理人员、编创人员、中青年艺术人才57人,采录高清影像资料1.5TB(50多小时)、照片3000多张,并征集到一批与乌兰牧骑相关的文字资料、乐器、演出服装以及实体艺术档案。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通辽市各乌兰牧骑队伍的总体发展情况、原创作品、创作演出、非遗传承等,对推进乌兰牧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7月,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与上海电影技术厂合作,对珠江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时长48分钟的彩色纪录片《乌兰牧骑》以逐帧扫描的方式进行修复,素材量达2000GB,最大限度还原了乌兰牧骑的风采;今年5月底,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与国家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中心合作,对乌兰牧骑历史档案进行数字转化,以此推进艺术档案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相关负责人高晓红说:“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艺术档案馆)乌兰牧骑专题档案现存纸质档案478卷、音视频261盒、照片4552张、实物133件,可为全区乌兰牧骑事业研究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料信息支撑。”
(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