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9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这座刚开馆不久的纪念馆人流如织,大家慕名前来参观馆内正在举办的“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主题展览。“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参观的新闻,今天一早就和老伴儿来这里参观了。”出生于1939年的北京市民占芳坤说,“这段历史是我亲身经历过的。通过展览系统地重温了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再次深受感动。”
自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香山视察后,香山革命纪念馆连日来人气与热度不减。据了解,“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主题展览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五大部分内容组成,共展出800多张图片、报照、地图、表格和1200多件实物、文献和档案。
家住香山脚下的北京市海淀区居民陈峰带着11个月大的孩子前来参观。“很早就知道这里要建设香山革命纪念馆,前几天总书记来这里视察,我们也想借此契机,带着孩子来参观感受一下。”陈峰说。来自广东的张先生在他的旅行计划中特意安排了香山这一站。“我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香山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和革命情怀,这些共产党人的初心值得,也必须被铭记。”张先生说。
在纪念馆中,有很多胸前佩戴党徽的参观者,其中许多人身着印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字样的T恤。“9月12日当晚,我收看了总书记视察香山的新闻并认真学习了重要讲话,能马上来现场参观学习,我非常激动。”北京农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史伟说,“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参观让我们再次回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进京‘赶考’这几个字让我感触颇深。正如总书记所言,共产党人在香山的初心就是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为全国人民交上满意答卷。我们更应不忘初心,更加坚定地做好本职工作。”
“在以往研究过程中,看到的有关香山红色革命历史的文献资料和实物相对较少。”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周守高说,“总书记来到香山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在距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香山公园里的双清别墅、来青轩、思亲舍、丽瞩楼等8处革命旧址刚刚修缮完成并对外开放。今年80岁高龄的李治贤是一名退休记者,作为一个“香山通”,他一路走一路为朋友介绍香山。“打小就喜欢来香山玩,退休了每周也要来两三次,这几年,眼见这些遗址被修缮一新,香山的历史终于完整了。”谈及香山革命旧址,李治贤感慨万千,“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开展的重要工作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改变了香山的历史和价值,香山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圣地。总书记的视察让香山的知名度提升,也会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从而对共产党人的初心有更直观、深切的理解。”
记者离开香山时,工作人员依然在路口忙碌着为游人指路。园内革命旧址重新修缮开放以来,他们每天要回应无数次问询。“这几天来香山的游客问的最多的就是那8处革命旧址,大家都想参观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工作、生活的地方。今年国庆节,游客肯定比往年更多。”一位香山公园工作人员说。
来自陕西宝鸡的李女士就是问路游客之一。“很早就想来香山。”李女士说,“最想看的是香山的红叶,这次虽然没有看到红叶,但是看到了‘红色’的香山,了解到不少感人的革命故事,不虚此行!”
(本报记者 宋佳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