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引发当地文化和旅游系统热烈反响
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强调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总书记的关心,令河南广大文旅工作者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有“一城红色经典,百里绿色画廊”美誉的信阳市新县有365处革命旧址、遗址和纪念地,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月16月,习总书记首站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馆长,汪蔚带领全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要求,努力做好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宣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新县检察院退休检察官黄德跃一家在当地被称为“满门忠烈”。其中,黄德跃的外祖母晏春山革命时期被捕后受尽了酷刑,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了悬崖,被誉为大别山的“江姐”。习总书记9月16日下午同当地红军后代、烈士家属代表交谈时,黄德跃紧紧握住习总书记的手,介绍了自己的革命家史。“我一定传承好红色家庭的红色家风,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亲耳听到习总书记的勉励和嘱托,黄德跃这几天一直很激动。
月17日下午,新县县委书记吕旅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习总书记在新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吕旅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勉励新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轻人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河南省是革命文物资源大省。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分布着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581处,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等片区。河南省高度重视革命文物片区的保护利用,近年来积极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推动乡村振兴、惠及民生相结合,助力革命老区过上好日子。
大塆村成了“网红打卡地”
新县田铺乡大塆村深藏于大别山区,房屋大多建于民国初期,多为土坯墙体。3年前,新县请来了上海一家公司对该村进行整体包装提升,让无人居住的废弃小院子变成了一个个“文创部落”。因为习总书记的考察,很多人来到大塆村拍照留念,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看到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摊位,当时我真是激动。”彭芳珍笑着说,“总书记对我们进行了鼓励,说生意以后会越来越好。”34岁的彭芳珍原来生活在新县县城,2016年看到大塆村招募“创客”后,便来到村里开了一家主要售卖手工艺品的店铺。
“总书记的勉励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里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认认真真将竹编手艺传承好,把这个小店经营好,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手工艺店“不秋草店”里的竹编技师余师傅说。
“这次总书记说我们乡村旅游发展得好,要让我们继续把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利用好,让山区走这条致富之路。”田铺乡党委书记邵燕说,“目前,田铺大塆创客小店有20多家,民宿有11家。我们还需要发展更多的民宿和农家乐,把吃、住、游、玩串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牢记嘱托,让文化繁荣兴盛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咱老百姓心里好喜欢。党中央号召来扶贫,中办来到光山县。干部群众齐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9月17日上午,习总书记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文化接待中心。作为光山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秀芳、方应亮夫妻给总书记现场表演了一段他们自编的新编花鼓戏《中办扶贫到光山》。“演出完,总书记夸我们小戏小品唱得好,能唱出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张秀芳说。
光山花鼓戏是由豫南地区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戏曲剧种,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张秀芳外号“百灵鸟”, 她的戏班子现在日程排得很满,节假日的演出很多。“总书记叮嘱我们一定要把花鼓戏好好唱下去。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总书记的嘱托。”张秀芳说。
月19日晚上,刚从村里回到县城的中办挂职干部、光山县扶贫办副主任侯文军告诉记者,习总书记到大别山革命老区看望老区人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指导主题教育,还接见了中办挂职干部,大家倍感振奋。“新县和光山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文化旅游对扶贫攻坚,尤其是产业脱贫是一大助力!”侯文军说。
黄河博物馆以黄河文化“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清晰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入黄河博物馆的序厅,迎面是一幅立体的巨幅壶口瀑布图,黄河之水汹涌奔腾气势磅礴。“9月17日,总书记考察黄河博物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黄河博物馆解说员张笑蕾回忆当时的情景。她表示,习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对工作人员是极大的激励和鞭策。“今后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幸福河。”张笑蕾说。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