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杭州余杭大剧院歌声缭绕、掌声阵阵,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城联动·歌唱祖国”2019浙江省第十八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开赛。当天两场比赛共有45个节目参赛,《高铁开进畲山来》《数幸福》《村里有个小书记》等参赛作品均为2018年10月以后创作。
“全省各地参赛选手带着他们精心创排的音乐作品汇聚余杭,以优美的旋律和饱满的热情为新时代放歌。”浙江省文化馆表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吴杰说,18年来,浙江省群文系统的音乐骨干创作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组建了一支又一支创作团队和表演队伍,为助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我们有两个参赛节目,即男声小组唱《梦想和未来》与歌曲《良渚》,前者反映了余杭快速发展的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的创业热潮;后者讴歌了余杭人民对良渚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扬与自豪感。”余杭区文化馆馆长黎艳珠说。
“如何能创作出一首接地气的海洋题材歌曲,与时俱进,是我们创作团队的一致目标。”舟山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凯介绍,此次他们共有6个作品进入决赛,为了这一赛事,他们很早就结合舟山渔业文化特色、社会热点开始创作采风、题材加工、作品选拔。比如,定海区文化馆演唱的《数幸福》,反映当下社会满满的幸福感;普陀区文化馆徐益男、陈志明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渔歌》,海洋味道浓郁。
嘉兴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姜枫说,此次他们有3个节目进入决赛。自2017年以来,嘉兴市市民原创歌曲大赛连年举办。今年3月,嘉兴市第三届市民原创歌曲作品征集启动,7月中旬,邀请浙江省内专家对收到的20多个新创音乐作品的词、曲作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11月初还将举行嘉兴市第三届市民原创歌曲大赛展演。“如今年轻的创作者越来越多,势头良好。我们此次参赛的《斜杠一代》不但富有爵士乐风格,还写出了‘90后’的心声。希望群文音乐能把百姓的喜好放在第一位,多反映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使群文音乐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枕水戏韵淌,翩然自思量。纤道青石望,一折一生长。’我馆表演的这曲《入戏》,是两场比赛中唯一的无伴奏合唱节目,作品独具绍兴音乐风格和地方特色。”绍兴市文化馆副馆长许燕青说。该馆选送的《欢乐农家》,是一首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农民吹打乐队的新创器乐演奏。
嵊州市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姚华江告诉记者,嵊州吹打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浙东锣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广受欢迎。如今,长乐镇农民乐队有100多人,其中80%以此为谋生手段,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年,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上,长乐镇再次因长乐农民吹打乐而榜上有名。
“风中飘来淡淡稻花香,阿妹舞动的衣裙,融化了日光,阿哥跳动的脚步,向星空徜徉,乡村的舞台,敞开了艺术天窗……”一曲《小乡村大舞台》让人如同置身于稻浪翻滚的田野上,温馨舒爽。
温州市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王培秋告诉记者,2018年,温州市以创新实践推动服务转型,推出“乡村文艺繁星计划”,以组建乡村艺术团为抓手,实现村民文化自给,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瓯海作为先试先行地区之一,全面铺开了乡村艺术团组建工作。短短一年时间,瓯海已成立了近百支乡村艺术团,基层文艺团队遍地开花,《小乡村大舞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乡村艺术团的积极作用。
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化馆、杭州少儿艺术团合唱团歌表演队创作排演的《青春运动场》,通过激情动感的旋律把杭州青少年的生命力和进取心表现出来,青春朝气扑面而来。“表演者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三的学生,这次比赛让他们在专业舞台上和成人团队同台比拼,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杭州少儿艺术团合唱团歌表演队声乐艺术指导老师徐剺说。
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王布伟表示,参赛作品弘扬主旋律,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巨变,歌颂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富有正能量和感染力,将助推浙江群众文化走向繁荣。
(周亦文 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