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音乐会现场
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回荡着美妙的旋律。12支西部交响乐团和两支特邀交响乐团齐聚四川成都,14场交响音乐会会聚参演艺术家1800余人。音乐会现场观众近2万人,网络直播观众近千万人次。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让观众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感受艺术的别样魅力。
名家会聚,原创作品精彩纷呈
金秋的成都与音乐再搭配不过。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四川爱乐乐团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开幕音乐会。组委会邀请汤沐海、谭利华、俞峰、邵恩、卞祖善等指挥家为各参演团队精心策划,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指挥家谭利华执棒下,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近百位优秀演奏家奏响原创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带领现场近千名观众回望河西走廊的山川大地。
“西部交响乐周的举办引起了乐迷对西部地区音乐的关注,今后,我会调整工作时间参与交响乐周的活动,为促进西部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谭利华表示。这次与甘肃交响乐团合作,在音准、节奏等方面,谭利华提出了不少务实的意见和建议,对演奏员的帮助极大。对此,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王璐深怀感恩:“谭老师直击问题本质,在演奏速度的把握、曲目的调整上提出了合理建议,为作品增色不少。作为一支西部交响乐团,非常期待借助交响乐周的举办得到专家的指导,提升乐团演奏质量。”
西部交响乐周历来倡导和鼓励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的原创作品。本届西部交响乐周中的原创交响乐作品的比重超过50%,叶小钢、关峡、韩兰魁等作曲家创作的《少陵草堂》《花山歌潮》《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等原创作品陆续上演,其中一些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18—2019年度扶持作品。《少陵草堂》是叶小钢为四川爱乐乐团创作的第三部交响乐作品,以杜甫为原型,通过《狂夫》《登楼》《春夜喜雨赠花卿》《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个乐章,全方位演绎杜甫的巴蜀故事,抒发诗人的家国情怀。
广西交响乐团演奏的管弦乐曲《花山歌潮》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关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创作的作品。他采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民歌素材,并融合壮族巫调民歌元素,演绎广西的山水人文之美,表现了广西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为此,关峡曾先后3次前往广西采风。“原创作品需要深入生活,将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为地域文化宣传插上交响乐的翅膀。加大中国原创作品在西部交响乐周的演奏力度能进一步促进中国本土交响乐的发展,丰富中国交响乐的曲目库。”关峡说。
名家讲坛干货十足令人振奋
11月7日举行的西部交响乐发展座谈会暨2019中国交响乐(成都)峰会,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及国内近70家交响乐团的团长、艺术总监共150人,围绕西部交响乐团的建设发展、交响乐团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创作演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原创交响乐作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演奏业务水平和艺术管理水平要两手抓。”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吴灵峰认为,通过承办这次音乐周,乐团的演奏、票务、宣传等能力均得到提升,希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交响乐团能多多交流,互通互享优质文化资源。“打造音乐之都离不开优秀的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名誉团长邓京山建议,四川可以把交响乐纳入城市的品牌来打造。乐团通过参加音乐节与各国演奏家同台交流,既拓宽了视野也深化了自我认知。
另一边,关峡、卞祖善、谭利华、敖昌群4位艺术家在四川省图书馆开讲,围绕“交响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21世纪职业交响乐团的思考”“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等话题,与市民分享他们的创作、演出经历,普及和推广交响乐。重庆市大足区龙水第一小学的音乐老师周颖在得知讲座信息后,专门从重庆赶来,听完讲座后她激动地说:“我从小就喜欢关峡老师的作品《小龙人》,这次现场听他对作品的全面解析,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迫不及待想将讲座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学生。”已经78岁高龄、爱好合唱的周维民每场讲座都早早守在门外,珍惜向每位老师学习的机会。他感慨:“能聆听这些名家的真知见解,并当面请教答疑解惑,受益匪浅。”
为四川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助力
本届西部交响乐周票价均在50元至150元之间,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音乐厅。其间,9支参演团队还以室内乐、讲析音乐会等形式,分别走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七中等学校,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
“交响乐团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财富。”卞祖善说,“迄今为止,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已在重庆、宁夏、新疆、内蒙古举办4届。这次来到成都,在参会乐团人数、演出作品质量上都创历史新高,集中展示了西部交响乐发展的成果,丰富了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窦维平表示,近年来,四川大力推动四川音乐产业发展,成立了全省音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四川省音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打造了包括乐山“佛光花海”春季音乐季、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圣洁甘孜秋季音乐季和大凉山冬季阳光音乐季在内的“四川音乐季”品牌,成都加快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全省重大音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乐团水平显著提升,交响乐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本报记者 程 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