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藏书屋变身市民图书馆

来源:中国文化报

1982年出生的袁宇,是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带着4年里在旧书市场中淘来的几万册图书回到了里泉村的家中。在外人怀疑的目光中,袁宇用十几年的时间,通过“以书养书”的方式,不仅在电商平台上把旧书流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在藏书的过程中,为许多公办图书馆提供了珍贵的地方志、文史图书等市面上难寻的书籍。

如今,这个藏书160万册的农民“书虫”,打开自己的书库大门,在里泉村自建农村图书室,免费为农民提供阅读服务。日前,由万载县政府支持,龙江河畔2200平方米的袁宇民间图书馆将免费向社会开放。袁宇把近百万册藏书搬到图书馆中,与当地百姓以书会友、以书睦邻,陶冶乡风。

与藏书结缘,以书养书

“我爱书,爱看书,更爱藏书。”说起书,袁宇的眼中闪烁着光。

早在少年时代,袁宇就对书有着特别的爱好,枕边藏着小人书,书包、口袋里装着连环画,走到哪里,读到哪里。读高中时,常年泡在图书馆的袁宇有一天看到县图书馆的一则通知:因开辟儿童阅览室腾退空间,需要处理一批过期的书报杂志。袁宇回到家中费尽口舌,向父母借了3000元钱,将其中6000余册全部买下。从此,袁宇踏上了藏书之路。

考上大学之后,袁宇仍醉心于图书收藏,经常在学校附近的旧书市场穿梭,只要有空,就去看书、买书。在浩瀚的书海中,袁宇不仅寻到了“颜如玉”,还建起了“黄金屋”。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份《旧书交流信息报》,上面会刊登各种出售和求购旧书的信息,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我与一群身在天南海北的爱书人建立了一个图书买卖的网络,互相沟通与书相关的信息。”袁宇说,藏书为自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大学毕业后,乘着电商发展的东风,袁宇先后创建了多个线上书房,他的书每天在网上的流通量达上千册。与此同时,针对一些二手书流转网站的弊端,他创新组建图书团队,对流通书进行系统整理和全新包装,并且对员工进行书籍销售有关的法律知识培训,以合法的经营、正规的管理和过硬的技术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

让图书流动起来,物尽其用

袁宇用21年的积累,前后花费近1000万元收藏各类书籍,涵盖杂志的创刊号超过1000种,地方文献10万多种,包括全国各地的县志、年鉴、党史资料等,其中,他花费52万元购买的1500册2003年文渊阁版《四库全书》被视为“镇馆之宝”。

在淘书、藏书的过程中,袁宇与各地的书店老板、图书馆管理员和收藏同行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他每年不仅要收入数万册书,也为许多藏书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采编部门,采编部门每年根据需要,对出版社没有的、市场上无法找到的书籍列出清单,进行民间征集。”袁宇说,“我从中既看到了商机,也看到了文化的巨大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宇收藏的地方文献被上海图书馆采编部看中并采购。他开始意识到地方志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自己收藏的主要方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成为一大需求。袁宇收集到的宜春各地区县志比宜春市图书馆的都要全,我们也将从他这里采集部分地方志充实我们的地方资料馆藏。”宜春市图书馆馆长张爱君说。

如今,袁宇小小的藏书馆已为上海图书馆提供地方志1万多种、文史类图书1万多册,同时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地省级图书馆提供了不少珍贵书籍。

建图书馆是我的梦,为书找人

“建一座图书馆一直是我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袁宇说。

在万载县龙江河畔,当地政府建造了一个集图书馆、红色藏品之家等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汇。政府把其中的2200平方米空间,免费提供给袁宇的民间图书馆使用5年,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由袁宇自己负责。此举既激发民间力量,使袁宇成为万载县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支撑,同时也为袁宇的藏书找到了最好的安家之所。

“民间图书馆不能仅靠政府支持,一定要市场化。同时,我们也要把挣到的钱投入到图书馆中,免费让当地百姓共享图书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袁宇说。

其实,袁宇把自己的图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已不是第一回。早在多年前,他就花费上百万元把里泉村的家改造为“藏书屋”,并打开大门欢迎乡邻们来家里看书。袁宇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带头人,他的家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服务站点。“我愿意把自己的图书拿出来,让大家免费看。”他说。

如今,袁宇已经在万载县城开办了4个图书阅读点,年借阅量近1.2万人次。

“第一次到袁宇家里,我被他的收藏震惊——没想到一个农民会收藏这么多书。但我们也发现书籍的保存过于粗放,防火防盗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今政府提供的袁宇民间图书馆场馆设施好了,服务百姓的内容也会更为丰富。我们也将为其提供图书管理等专业培训,开展馆际合作交流。”张爱君说,“图书馆事业正应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做到资源共享,为全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补充和支撑。”

对于未来,袁宇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想把自己的收藏做得更加系统化,在一些领域能够规模化,比如建立地方志资料馆、全国姓氏文化资料馆等,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让每本书都能遇到对的人。”

(本报记者  李  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