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工程苏州支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苏州市支中心设在苏州图书馆内。苏州图书馆始建于1914年,是在清末正谊书院学古堂基础上建立的,曾为“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是我国创办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于2001年6月18日落成开放的苏州图书馆新馆座落于人民路858号至918号,占地1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是一座以“建筑风格园林化、内部功能现代化”为特点的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一级公共图书馆。

组织建设

自2002年起,苏州市开展了共享工程试点建设,2004年布置了第三批基层点建设,2005年苏州市“共享工程”基层点检查小组对各地共享工程的实施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验收,制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苏州市分中心建设方案”,2008年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苏州市文化共享工程市(县)级支中心工作的通知”和“苏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级支中心组织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苏州市图书馆建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中心分为综合工作组、技术保障组、资源制作组。

综合工作组配合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级支中心加强对本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本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宣传、服务工作资料的收集总结,建立本级支中心工作档案。

技术保障组负责本级支中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保障工作;为基层服务点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解答日常服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资源建设组负责制定本级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加工与制作的工作方针、内容、目标和进度,着重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源;负责本级支中心共享工程网站的内容建设及网页设计;负责本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有关共享工程活动信息的整理加工和网络发布。

在支中心建设同时,逐步建设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1个苏州市级支中心,56个直接管理的基层服务点。

硬件设施

苏州图书馆有多条百兆光纤网络接入。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有线信息网络各1条百兆光纤用于接入国际互联网,各一条百兆光纤用于分馆的VPN网络接入。一条中国移动的百兆光纤接入,用于与教育局“教育E卡通”的合作。馆内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带宽1000兆,拥有一千多个结点。参照“共享工程”支中心的建设要求,我馆现有应用服务器三台,业务管理系统服务器三台,数据库服务器二台,资源加工服务器二台,点播服务器一台,存储设备四套超过30T的存储空间,网络安全设备四套。通过投入,使我馆的软、硬件配置达到“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配置标准,为56个直接管理的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各项服务功能的顺利实现提供了保障。在完成本馆共享工程支中心软硬件建设后,在本馆设置了847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共有96台计算机为读者提供服务。56个直接管理的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根据相应配置要求设置公共电子阅览室和读者服务用机。

苏州图书馆在本馆及5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提供了电脑桌面一站式导航服务。读者可免费使用计算机查阅共享工程的资源;浏览与查询互联网信息;阅览电子文献;免费使用检索、参考咨询、信息资源导航等数字图书馆服务;可免费享受影视欣赏、健康益智类游戏等休闲娱乐服务;免费参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有关的各类学习、培训服务。

资源建设

共享工程苏州市支中心不仅仅是资源的利用中心,还是资源的建设中心。在加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同时,苏州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支中心可供使用的资源包括外购、自建、共享工程光盘资源(制作成视频)、六县市共建共享资源等,现有数字资源总量超过30T。利用共享工程支中心网站进行资源投放,注重与外部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如国家中心、省级中心配发的光盘视频,定期上传音视频至共享工程支中心网站共享视频栏目,供读者免费收看。部分刻录光盘后下发至各基层点,组织市民集中观看。

苏州历史悠久,明清两代藏书家云集,为后代留下大量珍贵文献。现在的苏州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事业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时期,大量的信息需要图书馆来完成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苏州图书馆在这几年中做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已建立了多种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1)研发了古文献数字加工平台,并已建成可全文检索的《苏州地方志库》(现已完成336部,5262卷,312999页)、《民国报纸数据库》(18种苏州解放前报纸,55019版面约200万条);(2)采用的数据库平台TRS、CGRS、SQL SERVER、MY-SQL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主要有:苏州名人、老照片、中国昆曲、苏州评弹、吴门艺术、古城风貌、苏州大讲坛讲座、信息导航、地方文献剪报数据库、古籍缩微胶卷图片库、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古籍善本目录、十套集成(歌谣集成、民间故事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苏州戏曲、地方音乐)、读友、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姑苏旅游、苏园六记(视频)、苏州水(视频)、报刊索引数据库、行业资源网站数据库、中国年鉴等;(3)2008年建成了中美合作项目——中文信息共享平台(文化苏州)。这些数据库涵盖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格式,并可提供任意词进行全文检索。二千五百年历史的文化沉淀,为我们留下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各馆所藏苏州地方文献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苏州所有文化领域,丰富的古今地方文献馆藏为各支中心共同建设苏州地方文献数据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3G时代的来临,WAP网站必将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苏州图书馆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掌上苏图”项目,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入手机平台,通过移动网络将海量的“共享工程”优秀文化信息资源,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提供给广大的手机用户。“掌上苏图”改变了通过互联网网站和基层点使用共享工程资源的局限性,开创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的一个新渠道,使读者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优秀文化信息资源。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实现委托管理合作新模式。苏州图书馆与苏州市平江区、相城区、沧浪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享工程支中心机房、基层点设备维护的合作协议。由区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区级共享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经费,机房的建设工作和日常服务工作以及区属基层点的计算机设备维护工作分别委托苏州图书馆负责。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既节约了大量建设机房的费用和大量日常维护所需的人力成本,也使得区共享工程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为整个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合作模式。

活动介绍

共享工程苏州市支中心在实施共享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共享工程的服务内涵和方式,充分利用这一全新的工作载体,提高自身素质,服务大众、联系学校、深入军营,开创了文化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1.发挥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活动。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阵地作用,利用共享工程多媒体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共享工程,走进共享工程。积极带动各基层服务点,利用支中心资源,定期开展影视欣赏活动。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对网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针对这个情况,苏州图书馆自2008年开始在支中心和各基层服务点定期开展“扶老上网”学习班,帮助老年人利用网络丰富生活,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截止2011年底,共有53位工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开展培训447期(主馆10期,分馆437期),2643名老年读者(主馆300人,分馆2343人)参加了培训,学员多为离退休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88岁。2012年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39期。

积极响应国家中心和省中心下达的各类活动要求,组织各县、区、基层点开展相关活动。如《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百题知识竞赛》、《“阳光少年热爱党”——少年动漫设计制作比赛》、《“践行雷锋精神,推动惠民服务”系列活动》等。2012年由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和56个基层服务点共计开展活动279次,服务人次52957。

2.走进学校,深入军营。

为了解决部分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借阅图书难的问题,使更多的未成年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成果,进一步推广宣传共享工程,“苏州市未成年人流动图书大篷车”于2006年9月和2010年1月分别开通了一号车和二号车。该大篷车是由苏州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筹资兴办的,它依托苏州图书馆的各项馆藏资源,深入苏州城乡社区学校,定点定期开展循环服务。同时为更好地服务机关、企业和军营文化建设,苏州市支中心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每年定期走访慰问驻苏部队流通点,定期开展活动,更新共享工程资源。

3.深入社区,关爱农民工生活。

苏州市支中心定期将苏州图书馆的名牌栏目《苏州大讲坛》、《先锋讲坛》深入各社区基层点开设讲座,深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12年共计举办了27场,参与人数3861人次。充分发挥各基层点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例如苏州图书馆潼泾分馆为社区的外来民工子女搭建了一个阅读平台——“小候鸟”工作站,在获得辖区外来人员家庭良好口碑的同时,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赞誉。苏州图书馆相城区分馆的“开心果”亲子活动、“月读·悦读”活动;高新区狮山街道新狮社区开办的苏州市首家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阵地“希望来吧”、开设“工地书屋”和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景山分馆作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定期组织活动宣传共享工程信息。

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馆员培训,培训主要以基层站点工作人员为主,通过展示工程资源、推介开展服务的基本方法、宣传典型经验等,使其熟悉工程资源,掌握开展服务技能,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011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意见》,对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年度注册工作做出具体要求,我市县支中心组织讲师团2011至2012年对全市基层从业人员开展了9期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参与培训人员2000余名,为我市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的有效运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优化管理提供坚实保障。